膝盖所承受的压力是超乎想象的,而我们每天的活动都需要靠它来辅助:
走路时,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1~2倍;
跑步时,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3~4倍;
打球时,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6倍;
…… ……
随着时间推移,膝关节软骨容易磨损,一旦磨损耗尽了,就会出现关节炎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膝盖疼”。
没想到,在我们变老的同时,膝盖也跟着悄悄变老,甚至老化的速度会赶上我们的年龄!
膝盖的“好时光”只有30年
在人体所有的关节里面,膝关节发生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关节。
它是人体中最大最复杂的关节,几乎需要承受整个身体重量。打个比方,当人双脚站立时,每个膝盖需要承受1/2的体重;当跑步或者走路时,一个膝盖需要承受整个身体的体重。
膝关节的重要性,同时也反映出它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关节
一般来说,膝盖的“好时光”只维持到30岁以前。
人在30岁后,膝盖会不断出现问题,有些人察觉不出来,继续随心所欲使用自己的膝盖,膝盖迟早会“坏掉”。
“毁膝”只需5步
一些日常的习惯,正在伤害着膝盖,我们却浑然不觉。到底有哪些行为在“毁膝”呢?
1.坐
有些人认为,坐着对膝盖没有太大的影响,但是久坐会影响膝关节的血液循环,膝关节滑液分泌不足,时间长了会造成关节磨损、老化,甚至骨质增生。
美国《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》有研究称,久坐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.2%,高于健身跑人群的3.5%。
建议:
在座位坐上半个小时后,
可以适当起来活动下,
上厕所、打水喝都可以,
有效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。
2.常穿高跟鞋
当穿着高跟鞋站立、走动时,膝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,受力不均,容易扭伤。
有研究显示,穿高跟鞋下楼梯,承压是体重的7~9倍。长期下去,膝盖会患上骨关节炎。
建议:
高跟鞋虽美,但不宜每天都穿。
平时可以和平底鞋适当换着穿,
让自己膝盖歇一会,
也是种健康的养生方法。
3.过量运动
长时间不运动的人突然进行过量的剧烈运动,增加膝关节额外的压力,很容易令膝盖受伤。
建议:
大家应循序渐进地做适量的运动,
促进膝盖的血液循环,对膝盖有好处。
一周坚持3次运动,每次30分钟。
4.肥胖
膝关节退变往往是因为膝盖的承压大造成的,体重越高的人,膝盖需要承受的重量更多。
所以,肥胖者的膝盖寿命更短,软骨在摩擦、修复、生产中变成骨刺。
建议:
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得出的BMI数值,
低于18.5说明过轻,
高于24属于过重,应该尽快减肥。
体质指数(BMI)=体重(公斤)/身高(米)的平方
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,体重指数BMI在18.5至23.9之间,都属于正常的,
BMI低于18.5属于消瘦,大于等于24属于超重,大于28属于肥胖。
5.久蹲
喜欢长时间蹲着的朋友,不要再蹲了!有研究显示,做蹲、跪这两个动作,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8倍。
蹲久了,不仅脚麻,而且膝关节受到磨损,最好是每隔15分钟换换姿势。
建议:
蹲下来的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,
起身的时候也不要太快速,
最稳妥的方法是先让脊椎保持垂直状态,
然后用腿部肌肉支撑身体,再慢慢起来。
膝盖受伤,留心这个报警信号
当你膝盖四周开始疼痛、发凉时,或许你要开始担心膝盖的健康情况。
1.膝盖疼痛、发凉,说明血液供应不足,膝关节开始退行性骨质增生,炎性物质开始堆积。
2.退行性骨质增生是指日常过度使用膝盖,关节软骨不断磨损,为了保证膝盖的稳定性,便会形成骨刺。
3.骨刺的出现,会压迫血管,造成血液循环障碍,膝盖发冷。
另外,关节腔的滑膜细胞得不到血液供应,便会消极怠工,膝关节的代谢物难以排出体外,形成炎性物质,膝盖疼痛。
这些物质反过来又会加重骨质增生,长期下去便陷入一个恶性循环。如果不加以注意,可能在未来的5~10年,将会发生骨质疏松、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关节疾病。
保护膝盖,做好这4件事
1.利用毛巾热敷,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张膝盖的血管,加速血液循环,同时让肌肉放松,也能促进代谢物质排出。
另外,如果家里有粗盐的话,可以用粗盐+热毛巾热敷。粗盐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,通过热毛巾的热敷,渗入皮肤表层,赶走寒气,起到保暖作用,从而提高热敷效率。
2.带护膝,天冷时,带护膝对膝盖有双重保护作用。护膝既能保护髌骨免受伤害,又能阻挡寒冷、大风,给膝盖保暖,防止血液循环会变差、关节磨损增加,避免关节病的产生与复发。
3.按摩是一个养生的做法,以促进局部新陈代谢,缓解肌肉紧张,加快血液循环为主。大家可以经常用大拇指揉下伏兔穴,该位置在人体膝盖向上1/3处,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,每日可以在睡前按摩,直到发热下行最佳。
4.锻炼可以训练肌肉,让肌肉在收缩舒张的前提下,更有力地输送血液,保持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膝盖,从而提高新陈代谢率,延长膝盖寿命。
温馨提醒:更多知识,拨打:
0371-5563 0033,或者点击“
在线咨询”了解。
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
扫码关注,预约挂号,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