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郑州仁济医院_郑州医院骨科 > 医学百科 >
体检,就像对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场“裸考”
明明平日里能和身体“相安无事”
但一体检,全身的指标都是异常
提到体检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“害怕”。由于怕查出问题,所以坚持“只要不体检,我就没病”的态度,讳疾忌医。
逃避体检只是掩耳盗铃,如果真的生了病,只会越拖越严重。对于全年龄段的人来说,体检这件事都应该早检查、早预防、早管理。
一、体检别拖!重视身体求救信号
很多人生活习惯不注意,天天熬夜、胡吃海喝,因为知道自己体检报告肯定“不好看”,所以非常抗拒体检。医生提醒:体检千万别拖!
以脂肪肝为例,早期的脂肪肝一般是单纯性脂肪肝,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,如果通过体检及早发现、及时治疗,脂肪肝是可以完全逆转的。但是如果一直拖着不管,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,问题就很严重了。
同时,有些朋友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了,却总是用“最近只是太累了,休息休息就好了”糊弄过去。事实上,身体出现的所有微妙的不适,比如头晕、颈部酸痛、口干、腰痛、呼吸不畅等看似很常见的症状,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!
头晕颈痛:若总是无缘无故感到脑袋发晕、头疼、颈部酸痛、还有四肢无力的症状,要考虑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病变、炎症等以及颈椎病的风险。
口干:出现口干症状,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吃饭吃咸了,多喝水就好了。事实上,口干和肝胆湿热、血糖升高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口腔疾病的发生等因素有关。
呼吸不畅:感觉胸口总是闷闷的,深呼吸还有点困难,胸部按压时隐隐作痛,需考虑心绞痛、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以及肺部病变。
腰痛:腰痛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,但腰痛不可大意!肾脏疾病、腰椎疾病甚至妇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腰痛。建议体检中要考虑排查上述疾病的风险。
二、不同人群应如何选择体检项目?
体检前,每个人需要结合年龄、性别、个人症状、生活工作环境、既往病史、家族史以及以往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选择体检套餐,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年龄20+
这个年龄段的朋友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,常见包括:肺结核、消化道感染的检查,女性在20岁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宫颈的健康。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:
男性:肝功能;幽门螺杆菌(C13/C14呼气试验);男外科
女性:肝功能;幽门螺杆菌(C13/C14呼气试验);乳腺超声;宫颈TCT(已婚);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(已婚)。
年龄30+
这个年龄段,很多人吃得多、动得少,吸烟、熬夜、工作压力大。要密切关注肺部、甲状腺、血压和血糖问题。已婚女性保持乳腺和宫颈的年度检查。体检中,建议在20+的基础上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:
男性:胸部CT;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糖、血脂;甲状腺超声;前列腺超声;肿瘤标志物(依个人病史及家族史增加);颈椎CT。
女性:胸部CT;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糖、血脂;甲状腺超声;乳腺超声;宫颈TCT(已婚);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(已婚);肿瘤标志物(依个人病史及家族史增加);颈椎CT。
年龄40+这个年龄段,一方面患癌风险增加,要开始做早癌筛查;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风险也要引起重视。建议在体检中再增加心脏超声、胃肠镜和肿瘤标志物等项目。
年龄50+
50岁开始,骨质疏松高发,骨密度检查很有意义。另外,脑卒中风险增加,要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评估,肿瘤的风险要持续关注。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:
男性:心脑血管检查(颈动脉彩超、心脏超声、动脉硬化检测、头颅磁共振等);骨密度。
女性:心脑血管检查(颈动脉彩超、心脏超声、动脉硬化检测、头颅磁共振等);乳腺超声及乳腺钼靶;骨密度。
年龄60+
60岁开始,人的血管老化脆弱,因此除了心脑血管、糖尿病、肿瘤等疾病的常规检查外,还应该注意耳底和眼底病变的发生。特别是有高血压、糖尿病慢性病史的人群,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,看看眼底血管情况,对慢性并发症的评估有重要帮助。
三、这些高危人群要注意!
常见肿瘤筛查体检项目,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危险因素,筛查建议会不同,应由专业医生指导:
肺癌高危人群:每年进行一次“胸部低剂量CT”检查;
乳腺癌高危人群:自检与临床体检、乳腺超声、钼靶、乳腺磁共振(MRI);
宫颈癌高危人群:宫颈细胞学检查、高危型HPV检查;
胃癌高危人群:胃镜检查;
肝癌高危人群:每6个月进行血清甲胎蛋白(AFP)+肝脏彩超筛查;
结直肠癌高危人群:大便隐血实验(FOBT)、肛门检查、肠镜检查。
不健康的生活习惯
比如熬夜、爱烟酒、不爱运动等
伤害的从来不止表面
很多疾病看似“偶然”
其实不过是日积月累的“必然”
因此,体检该安排还是得安排
同时,检后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!
如果体检中发现指标异常
应及时咨询医生
来源:广州卫健委
温馨提醒:更多知识,拨打:0371-5563 0033,或者点击“在线咨询”了解。
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
扫码关注,预约挂号,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