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0日,“世界痛风日”!
“痛风痛风,痛起来要‘疯’!”
用这话形容痛风发作的痛
一点也不夸张
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饮食结构的改变,
饮食中高嘌呤、高脂肪、高蛋白成分的比重增大,
使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,且呈年轻化的趋势。
每年的4月20日是“世界痛风日”,
这是因为血尿酸的正常值是420unmol/L,
一旦高于这个数值,就被称之为“高尿酸血症”,
高尿酸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痛风。
什么是痛风
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(或)尿酸排泄障碍
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种疾病,
典型表现为关节红肿、畸形及痛风石形成等不适。

痛风是怎么来的?
血尿酸是痛风发病的基础,
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(HUA)的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,
这也直接促进了痛风的发生。
而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先天性及后天性。
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先天因素,
比如:血尿酸升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,
遗传率在27-41%,痛风遗传性可能在30%。
后天因素可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较多,
如长期的饮酒、肥胖、精神压力大、
熬夜劳累、缺少运动、长期高热量和高嘌呤饮食等。
建议有HUA/痛风家族史或上述存在有后天因素的人群
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尿酸的检查。

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
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结晶体并沉积,
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,即”痛风”。
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
流行病学研究显示,只有5%~12%的高尿酸血症患者
最终发展成为痛风,当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,
出现急性关节炎、痛风石、痛风性肾病等临床表现时
我们才诊断为痛风,
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是存在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。
对于尿酸偏高但无关节症状的患者来说
或许您正处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风间歇发作期阶段,
高尿酸仍然是埋藏在你体内的一颗随时
可能被引爆的“痛风炸弹”。
痛风的高危人群及易患因素
1、男性或绝经后女性;
2、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,饮酒 (啤酒与白酒),大量食用肉类、
海鲜 (如贝类)、动物内脏,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,剧烈运动,
突然受凉,肥胖,疲劳,饮食、作息不规律,吸烟等都是痛风的危险因素;
3、腹型肥胖,饮食过多、过好;
4、不运动、不锻炼。
如何控制血尿酸
控制血尿酸水平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、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。
血尿酸轻度升高的患者通过控制饮食、
减少体重、调整生活方式,血尿酸水平会慢慢降下来。

患者首先要控制饮食总热量,限制饮酒,减少高嘌呤、高果糖饮食摄入,
每天饮用2000ml水以增加尿酸排泄等。
海鲜、动物内脏、浓肉汁汤等高嘌呤食物,
莴笋、菠菜、蘑菇、菜花等富含嘌呤的蔬菜都应尽量避免。
郑州仁济医院·温馨提醒
痛风是一种终身疾病,但并不可怕,
只要勇于面对疾病,积极预防和治疗,
是可以让痛苦远离自己的。
更多知识,直接拨打:0371-5563 0033
或者点击“在线咨询”
关注医院官方微信号了解

(郑州仁济医院 官方微信号)
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
扫码关注,预约挂号,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